绿色冬奥铺就美丽中国底色

浓郁的“后工业风”,灵动的飞天曲线,壮阔的山河背景……作为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男子、女子大跳台项目赛场首钢滑雪大跳台,吸引了世界的目光。
这座梦幻般的场馆,是工业遗产与节俭办赛、绿色办奥理念,与中国传统文化、现代科技和设计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,是中国智慧的结晶。首钢滑雪大跳台位于首钢老工业园内,对首都钢铁公司的冷却塔等工业资源进行了升级改造利用,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。在北京冬奥会期间,有四块金牌在这里产生,中国运动员谷爱凌就在这里夺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冠军。冬奥会之后,这里将成为世界首个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馆,同时用于专业体育比赛训练和公众休闲。
“绿色办奥”,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。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四个办奥理念之首的“绿色”,就是坚持生态优先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,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其中,为北京冬奥会铺就美丽中国的底色。大型体育赛事场馆的赛后利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,国际奥委会改革路线图《奥林匹克2020议程》提出的主要理念和任务之一就是“可持续性”。北京冬奥会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:使用多个2008年奥运会场馆,国家体育场、国家体育馆、国家游泳中心、首都体育馆等夏奥场馆变身为冬奥场馆。这种模式为未来的奥运会提供了借鉴,也为场馆长期运行提供了方案。国际奥委会品牌和可持续发展总监玛丽·萨鲁瓦评价说,北京冬奥会场馆利用的模板,可以说汇集了往届奥运会在可持续方面的优点。
借助科技创新实现一个个“首次”,是北京冬奥会“绿色办奥”的生动实践。科技创新在冬奥会场馆可持续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比如,国家游泳中心“水立方”变身“冰立方”成为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场馆,通过采用可转换的钢架支撑系统和可拆装的制冰系统,创造性地实现了“水冰转换”,成为夏奥遗产变身冬奥场馆的典型。这种转换模式大幅降低了后期拆除改造的成本,也减少了新建场馆产生的碳排放。值得一提的是,国家速滑馆、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北京冬奥会场馆,选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,冰面温差控制在0.5摄氏度以内,碳排量接近于零。这项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北京冬奥会各大场馆,在奥运史上也是首次。
北京冬奥会“绿色办奥”理念的实践,展现了大国责任与担当。承办奥运会是项庞大的系统工程,围绕奥运会展开的场馆建设、基础设施改造、能源消耗等对于举办城市来说是巨大考验。绿色可持续,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自身发展的需要,也是国际奥委会希望通过奥运会这个平台向人们发出的号召。作为中国提出“双碳”目标之后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,北京冬奥会将“绿色办奥”理念落实到场馆建设、赛事运行、赛后利用各个环节。奥运史上首座“双奥之城”北京,展开一幅令人神往的画卷,向全世界呈现一份亮眼的“绿色成绩单”。


(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)